北宋乾德元年(公元963年)三月,当了三年皇帝的宋太祖赵匡胤下了一道命令:在全国的所有州县设置“义仓”,各地收税的时候,每一石粮食加收一斗,也就是多收取百分之十的粮食,然后放到官方的仓库里储存起来,一旦遇到天灾人祸,就把粮食拿出来救灾。
为了保证救灾的及时性,赵匡胤还在第二年的三月下发了一个补充文件:州县开义仓救灾的时候,不需要等开封朝廷的命令,各地长官自行掌控即可。
【资料图】
当然,义仓并不是赵匡胤的发明,在隋代就已经出现了,后来一直延续了下来。
从皇帝这个岗位的出发点来说,赵匡胤的这个政策是很好的,相当于政府强制要求百姓储存一部分余粮来规避风险,尽最大可能保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被饿死。
但是这么好的一个政策,短短三年就执行不下去了。
乾德四年(公元966年)三月,赵匡胤下令,取消了义仓。
这不是大宋王朝针对义仓的第一次纠结,接下来还要反反复复折腾很多次。
庆历元年(公元1041年)九月,宋仁宗下令重新设置义仓;元丰八年(公元1085年)十月,宋哲宗(其实是高太后)下令废除义仓;绍圣元年(公元1094年)闰四月,亲政的宋哲宗下令恢复义仓,随后经过哲宗、徽宗的不断修改,形成了一项基本的制度,并被宋高宗延续到了南宋。
义仓救过百姓吗,那是肯定救过,但是既然是救百姓的政策,为什么会在北宋朝廷引起那么大的争议,并且反反复复折腾这么多次呢?
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点:义仓让百姓的负担加重了,也就是说,百姓付出的和得到的,并不能维持平衡。
这里面既有政策制定层面的原因,也有基层官员执行层面的原因。
第一,义仓制度的建立,从本质上说,并不是让朝廷来承担救灾的成本,而是利用强制措施让百姓自己来承担。
也就是说,朝廷默认“百姓没有能力或者没有觉悟储备粮食”,于是强行把这个权力拿了过来。救灾时候开义仓发放的粮食,并不是从朝廷的行政成本里面支出的,而依然是百姓自己节约出来的。
但是除了洪水、火灾、战争之类的极端情况,百姓遇到灾难的时候没有粮食,绝大部分原因都不是没有储藏能力或者没有觉悟,而是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粮食。
现在朝廷除了正常收税之外,还要加收百分之十的粮食,让本来就吃不饱的人更加饥饿,导致很多百姓完全没办法额外缴纳义仓的粮食,频频出现拖欠的情况。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(公元982年),也就是义仓被赵匡胤废除了十六年之后,庐州的百姓还拖欠着义仓的米一万七千多石,被大发慈悲的宋太宗免除了。
第二,义仓救灾的区域局限性太明显了,尤其是农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。
义仓收取粮食的时候,不管多么偏远的农民都要缴纳粮食。但是这些粮食收起来是储存在州县的仓库里的,等到救灾发粮的时候,主要是城里人占便宜,因为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,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粮仓门口去排队。
悲哀的是,州县的工作人员不会把粮食挨家挨户地送到偏远的农村去,所以受灾的农民需要自己进城去领取。
南宋绍兴年间的监察御史刘一止说得更加直白:“灾民本来就饿得走不动路了,你还要他们跋山涉水来城里,这跟让他们在家等死有什么区别?”所以他建议将义仓化整为零,尽可能在乡村设置,就地收取,就地支用,否则根本就没什么意义。
然而,这样的建议也因为管理成本太高被否决了。
第三,基层官员瞎搞,让本来就有缺陷的制度变得更加惨酷。
命令下达以后,各州县的实际执行人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个“福利制度”来看待,他们的想法很单纯——这就是收税。
说到收税,他们就有经验了,什么样的手段都能施展出来。义仓的建设成本、管理成本、维护成本、运输成本,他们统统都要加到普通百姓的身上,赵匡胤要求收十分之一,他们就会在这个基础上自行提高比例,到后来甚至加收一两倍的粮食,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。
按照最初的设定,义仓的米是需要定期更换的,也就是说,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新米替换。但是替换是需要人力成本的,不少州县的管理人员根本不愿意干这件事,反正发给灾民的粮食他们也不是自己吃,有时候他们为了炫耀“义仓里的米越多说明我的政绩越好”,甚至出现灾情了也拒绝发放,于是义仓的米能够堆到发霉变质也不处理。
更多的情况,则是义仓的米被随意支用。跟西夏或者金国打仗没粮食了,就把义仓的米拿过去用;宋徽宗要招降辽国的残余军队加入北宋禁军队伍,就用义仓的米当成军饷;宋高宗要鼓励沦陷区的百姓南逃归顺,就用义仓的米作为保障……反正从法理上来说,这些米的所有人是灾民,而灾民是最没有发言权的,谁都能吃他们的米,但他们要吃米就得别人点头。
从实际上说,赵匡胤的初衷是要把义仓搞成一个福利措施,但是从宋哲宗、宋徽宗以后,义仓已经变相地成为一种打着福利幌子的税收制度了。
一直到南宋灭亡,义仓的存在对于百姓来说,都是负担大于收益,真还不如直接收税,至少心理上平衡一些。
标签: